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後,歐盟成員國團結一致地站在以色列一邊。然而,12個月後,這一形勢發生了變化,歐盟內部對以色列立場亦發生了改變。歐盟外交事務最高官博雷利周一表示,在以色列遭受 “可怕襲擊 ”一年之後,中東正 “處於國際社會似乎毫無能力控制的全面戰火的邊緣”。只有兩國共存方案才能帶來和平與繁榮。法國前左翼社會黨總統奧朗德表示,他不贊成極左翼領袖梅郎雄要求在公共場所懸掛巴勒斯坦國旗,並認為馬克龍總統呼籲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時間點也不合適。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0月8日訊)襲擊發生後,歐盟及其成員國均給出了非常明確的回應 -“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恐怖襲擊。歐盟向以色列表達了團結和支持,並表示以色列有權”根據國際法捍衛自己免受此種暴力和無差別攻擊的權利”。
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的發言人斯塔諾(Peter Stano)表示,歐盟至今仍保持這種基調,即仍支持以色列捍衛自己免受恐怖主義侵害的權利。
2023年10月1日,巴勒斯坦伊斯蘭運動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使用炸藥、推動機突破以色列南部防護牆,造成1205人死亡,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這一以色列官方數據包括死去的人質。被劫持的251人中,還有97人在加沙,其中34人被以色列軍方宣布死亡。
隨後以色列對加沙走廊發起大規模空襲和地面行動,內塔尼亞胡宣布要徹底消滅控制加沙的哈馬斯,致使加沙被炸成廢墟,240萬加沙居民被迫逃離家園,根據聯合國認為可信的哈馬斯加沙衛生部提供的數據,41909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
現在,以色列對支持哈馬斯的真主黨發起進攻,戰火已蔓延至黎巴嫩。九月中旬起,以軍將其主力移至北方前線,在九月底進入黎巴嫩。
伊朗為報復哈馬斯與真主黨領袖遭以色列殺害,對以色列發動兩次導彈襲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周六表示,以色列準備對伊朗進行反擊。
歐盟外交事務最高負責人博雷利表示,“中東局勢只會越來越糟”。他在一份聲明中說:“該地區人民面臨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他們陷入了暴力、仇恨和報復的無休無止敵循環之中”。
博雷利再次呼籲停火,強調 “任何軍事解決方案都無法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帶來未來”。
他補充說,“只有政治解決方案才能帶來和平、安全和繁榮”,而這需要兩個國家共存,一個是以色列人的國家,另一個是巴勒斯坦人的國家。
支持以色列 – 歐盟在最初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
恐怖襲擊發生後不久,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中東問題專家洛瓦特(Hugh Lovatt)觀察到,歐洲在對以色列的態度上展現了”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團結”。
然而不久之後,這種團結開始出現裂痕。在歐盟成員國就有關是否應呼籲更長時間停火,還是僅僅進行幾次短暫停火等議題進行的辯論中,這種裂痕尤為明顯。德國和捷克等國認為,呼籲永久停火等同於剝奪了以色列的自衛權,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則持反對意見。起初,德國和捷克贏得了辯論。2023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相較於呼籲永久停火,歐洲各國領導人呼籲 “開闢人道主義走廊,並進行人道主義停火”。
2024年3月,開始有人提出將”立即進行人道主義停火作為實現永久停火的先決條件”。於此同時,政府首腦和國家領導人定期呼籲釋放人質,並對加薩地帶急劇惡化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關切。今年6月,歐洲理事會表示”平民傷亡人數不可接受”,並敦促衝突雙方盡一切努力保護平民。
以色列駐歐盟及北約代表團表示,以色列珍視歐盟在10月7日恐襲發生後表達的”友誼和團結”,尤其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議會議長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在襲擊後對以色列進行的訪問。
然而,馮德萊恩到訪以色列期間的言論引發了歐盟內部的批評,認為其表態過於片面地偏向以色列,僅強調以色列擁有自衛權,而未提及以色列應遵守國際人道法。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也對歐洲社會產生影響並引發廣泛討論。在一些歐洲國家,比如在德國和法國的大學裡,既有對以色列的聲援,也有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正成為一場壓力考驗
中東問題專家洛瓦特表示,如今,距加薩戰爭爆發一周年之際,歐盟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行為則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以色列將其在加薩地帶進行的地面攻勢視作行使自衛權。其攻擊目標是包括哈馬斯(哈馬斯被美國和歐盟等國列為恐怖組織)在內的武裝分子,並稱會盡量避免平民傷亡。此外,以色列政府還聲稱,恐怖分子將平民作為肉盾。
就連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的發言人也觀察到了以色列與歐盟雙方關係的微妙變化。斯塔諾將此歸因於”加薩地帶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和過高的平民死亡人數”。
今年9月初,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在加薩戰爭爆發後第11次前往該地區,並明確表示,僅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衝突問題。此外,貝爾伯克呼籲停火,並批評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佔領領土上建立定居點的政策。
然而,歐洲夥伴的言論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以色列產生影響令人生疑。2024年4月,以色列总理納坦雅胡與時任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和德國外長進行會晤。會后,納坦雅胡強調,雖然”對建議和意見表示感謝”,但以色列將自己做出決定,並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
歐盟能否對以色列政府施加影響力?
“我認為歐盟的問題不在於缺乏影響力,而是缺乏內部共識,”洛瓦特表示。歐盟確實有施壓手段:歐盟可以通過經濟手段,比如利用歐盟與以色列之間的聯合協定,來施加影響或採取措施(如實施制裁)。
根據歐盟的說法,其為以色列最大的貿易夥伴。2000年簽訂的的聯合協定為以色列和歐盟之間的”政治對話和經濟合作奠定了制度框架”。該協定包含了一項人權條款並規定了自由貿易區,但後者不適用於來自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上建立的定居點的商品。
鑑於加薩地帶的局勢,歐盟一些成員國曾要求重新審查該協定。斯塔諾表示,但由於缺乏統一意見,該提議未能通過。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波瑞爾於今年5月宣佈將召開歐盟-以色列聯合委員會會議。根據協定,該委員會至少應每年召開一次會議。2022年,經過十年暫停,會議得以重啟。據斯塔諾透露,下一次會議正在籌備中。
以色列駐歐盟代表強調,以色列是歐盟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二者關係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和歷史基礎之上。面對共同挑戰,如打擊恐怖主義等,召開年度會議是順理成章的,也符合共同利益。
今年4月,歐盟首次對佔領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者實施制裁,並在7月,針對以色列侵犯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權行為採取了進一步制裁。為實施此類制裁,歐盟國家必須進行投票表決,並一致通過。
有關”兩國方案”的爭議
斯塔諾表示,在呼籲通過”兩國方案”解決衝突這一點上,所有歐盟國家均達成一致,即在以色列旁邊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2023年10月7日以來爆發的加薩戰爭並未改變這一立場。對歐盟而言,這是”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歐盟正與其國際夥伴一起,在聯合國框架內努力推動這一進程。
然而,納坦雅胡領導下的現任以色列政府已多次明確拒絕了兩國解決方案。最近,以色列議會再次以多數票否決了這一方案。
洛瓦特認為,歐盟若想推動其”兩國方案”的願景,則必須採取具體步驟。這可能包括承認巴勒斯坦作為國家存在,或對佔領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者實施明確制裁。2024年5月,愛爾蘭和西班牙先後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6月,斯洛維尼亞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近12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德國不在其中。
馬克龍接見人質家屬稱 全力以赴爭取人質獲釋
馬克龍周一(10月7日)在愛麗舍宮接見了兩名仍被哈馬斯在加沙扣押的法國人質的家屬。據愛麗舍宮表示,馬克龍向兩名法以雙重國籍人質的家屬保證,法國正在“全力以赴”爭取他們的獲釋,馬克龍並重申法國將繼續反對反猶太主義的鬥爭。
馬克龍向人質家屬表示,法國正在全力爭取達成(加沙)停火協議,並優先確保兩名人質Ohad Yahalomi和Ofer Kalderon儘快獲釋,法國已敦促各方儘快採取行動。
部分人質家屬在進入總統府時攜帶了印有人質照片的標語。
馬克龍傾聽了一年多沒有收到親人消息的人質家屬,以及失去親人家庭的訴說,並表達對“2023年10月7日所犯下的暴行”的憤怒以及對家屬們“漫長等待”的理解和同情。
馬克龍強調,法國將繼續支持遇害者和人質的家庭,向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幫助他們渡過艱難的時期。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進行了通話,馬克龍重申法國對以色列安全的 “堅定承諾”,但同時也強調必須在加沙和黎巴嫩實現停火。
10月5日,馬克龍在法語國家峰會上強調,”我不認為那些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的人可以每天呼籲停火併繼續向他們提供武器。”馬克龍說現在的 “當務之急 ”是 “政治解決”,“我們必須停止向以色列輸送用加沙作戰的武器”,同時明確表示法國本身沒有提供武器。
周一下午,法國總理巴尼耶在總理府馬提尼翁宮會見了法國人質的家屬。
巴黎市府表示:“為了紀念這場悲劇,緬懷10月7日遇難者及在被扣押期間去世的人,巴黎決定埃菲爾鐵塔在今晚23點45分熄燈,持續幾分鐘。”
去年10月9日,埃菲爾鐵塔曾以色列國旗的顏色點亮。
正在以色列訪問的法國外交部長巴羅周一重申,法國將始終堅定支持以色列維護安全,他並保證“法國永遠不會停止要求哈馬斯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
周一晚間,法國總理巴尼耶將在巴黎穹頂劇場主持紀念儀式,向遇難者致敬並聲援仍被扣押的人質。這項紀念活動由法國猶太機構代表委員會(Crif)主辦。
預計將有4,000人出席,包括多位部長、前總統薩科齊以及來自文藝界的各界人士。
法國國民議會議長皮維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任何一個名字、任何一張面孔、任何一個命運都不應被遺忘。”她此前與參議院議長拉爾歇共同發起了11月12日反對反猶太主義行動。
歐洲議會周一在斯特拉斯堡為以色列恐襲遇難者默哀一分鐘,歐洲議會主席稱這次襲擊為“可恥之舉”。
法國前總統反對極左領袖倡議懸掛巴勒斯坦國旗
法國左翼社會黨人,前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表示,他不贊成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呼籲在大學內懸掛巴勒斯坦國旗和黎巴嫩國旗。
奧朗德在 TF1電視台回應道:在公共場所必須懸掛的旗幟是法國國旗。其餘的都是宣傳,在公共場所沒有立足之地,但它可以在街上佔有一席之地,以表達對這個或那個事業的支持。
法國極左翼不屈服黨領導人梅朗雄周五呼籲從這個周二開始“儘可能多地懸掛巴勒斯坦國旗”,以回應法國教育部長赫澤爾關於“維持大學秩序”的通知。
奧朗德還認為,馬克龍在“10月7日的前夕”要求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不一定是最合適的”做法,特別是因為“法國沒有向以色列提供任何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