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絳彩瓷江南南湖雅集暨第三屆嘉興藏友會於今天(9月20日)隆重開幕——梅溪、陳樹群、陳建欣、俞吉偉、徐錦範等先後發言 嶺南著名淺絳彩瓷收藏家程浩在大會發言亦受關注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9月21日訊(記者 曾宇 攝影記者 梁偉成)“天秋月又滿,月河夜千重。” 淺絳彩瓷江南南湖雅集暨第三屆嘉興藏友會於今天(9月20日)上午在浙江省嘉興市月河客棧拉開了序幕。會議主題:文人瓷(畫)的發展和未來。這是一次淺絳彩瓷藏品鑒賞交流的激情盛會,也是淺絳彩瓷學術研究和資訊交流的文化大餐。共有16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淺絳彩瓷收藏家和愛好者參加了大會,提供給大會相互鑒賞、交流的藏品近萬件(套),大會籌備組領導、資深淺絳彩瓷收藏家和研究者梅溪、陳樹群、陳建欣、俞吉偉、徐錦範等10餘人在大會做了有關淺絳彩瓷收藏經驗介紹和學術交流。

來自全國各地的淺絳彩收藏家、行家、企業家歡聚一堂,參加淺絳彩學術研討會。這是開會現場的實況。
交流大會組織者孫林偉坐在前排。

嶺南著名淺絳彩瓷收藏家和研究者程浩在大會就當前淺絳彩瓷收藏現狀和未來發展態勢作了個人預測,發表了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受到了與會代表的歡迎和關注。

嶺南淺絳彩領軍人物、廣州中國淺絳彩瓷研究會會長程浩發表:對 淺絳彩前景的分析預判。

程浩是廣州中國淺絳彩瓷研究會會長,同時也是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理事及廣州市書畫藝術鑒賞交流學會副會長,撰有淺絳彩瓷“三部曲”三本專著,素有嶺南地區收藏與研究淺絳彩瓷領軍人物及學者型、資深淺絳彩瓷收藏家之稱。廣州中國淺絳彩瓷研究會副會長、資深淺絳彩瓷收藏家、行家梁偉成、許紹旺也同時出席了這次盛會。

程浩指出∶近期以來,有些藏友擔憂,當前淺絳彩瓷收藏會不會因“口罩三年”及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而沉寂、下行,甚至沉淪。他認為,影響肯定會有,暫時和一定程度的下行也在所難免,但“沉淪”是杞人憂天,大可不必!當前淺絳彩瓷收藏,因受各種外在環境、條件影響,確實跟其他古玩藝術品一樣,也不可避免地呈現出某種“疲態”,但相對而言仍可謂較為“堅挺”、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尤其是淺絳彩瓷精品、上品的價格不降反升)。儘管個中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最硬氣的理由還是在於它的內在原因,即它的某些“奧秘”逐漸被發現,被宣傳,被認知,被付諸收藏實踐,從而引發了熾熱且經久的市場反應,這就是我們收藏淺絳彩瓷的底氣、原動力和信心之所在。

程浩歸納了淺絳彩瓷“五大奧秘”被發現:

首先,淺絳彩瓷作為“中華民族國粹之一”的身份被發現。

以往,在人們的認知中,中華民族的國粹主要是指:中國武術、中國醫學、中國戲劇和中國書畫(即中國書法與國畫)。㳀絳彩瓷實際上就是以瓷為本的中國書畫(尤其是中國文人書畫)。它與紙本、絹本一樣,瓷,只是載體,瓷器上的中國文人書畫才是最本質、最重要的內核,才是構成中國書畫這一國粹的最重要的元素。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文藝泰斗的國際美術家聯合會主席陳柏堅老先生(前不久剛逝世,享年101歲),他在拙著《龍芽齒留香  淺絳畫韻長——陶趣齋藏淺絳彩瓷百壺品鑒》一書的題詞,即旗幟鮮明地作了首肯,並疾呼:“瓷器上的中國文人書畫與紙絹上的中國書畫,皆為中華民族國粹之―,值得弘揚光大!”

㳀絳彩瓷既然亦為中國書畫,我們不能因其載體不同而另眼相待,甚至給予不公平、不公正的學術定位和市場評判。你憑什麼,畫在紙絹上的當代名家大家的書畫,動耴幾百萬、上千萬,甚至過億(當然,他們優秀作品的藝術和市場價值也是不容低估的),但以瓷為本的㳀絳彩瓷名家大家(他們當中許多人的繪畫技藝、書法造詣、文化素養、藝術成就以及資質資歷乃至藝術輩份,甚至已遠超一些近現代書畫名家大家),他們當中一些人,本來即師出同門,是同窗、摯友或同輩,有的還是師父師叔甚至師公師爺級的輩分。他們的作品尤其是優秀作品受到冷遇、被低估甚至被嚴重低估,這難道就公平、公正嗎?!這難道就不應該給予“撥亂反正”、使其回歸到應有的“正位”上來嗎?!

其次,淺絳彩瓷作為瓷畫共體的藝術品(這是其他古玩藝術品所不具備的獨特性),其重大的收藏價值,也不能不被收藏界和古玩市場所逐步發現、認知和踐行。它,終將會匯成一股不可抵擋的收藏態勢。

淺絳彩瓷的雙重身份,它既是瓷,具有古陶瓷所具備的一切特性、特質和工藝美術價值(但淺絳彩瓷若定位為瓷,即便定位為文人瓷,也根本不可能與不惜成本、追求極致的皇家官窯瓷相比肩),它更是畫,具有古字畫所具備的一切特性、特質和文化藝術價值(淺絳彩瓷難以高攀的中國文人畫的特性、特質才是皇家官窯瓷所不具備和無法比擬的)。所以,收藏㳀絳彩瓷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爐火藝術與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工藝美術與文化藝術的高度統一,若二者不能兼顧時,筆者會擇畫藝、書技而取之,因為收藏㳀絳彩瓷從根本上來講,玩的就是瓷器上的中國文人書畫。這並非否認㳀絳彩瓷的工藝美術價值,因為若無“工匠精神”和工藝美術“附體”,㳀絳彩瓷的文化藝術也將難以登頂。這是玩㳀絳彩瓷之靈魂,也是收藏㳀絳彩瓷之真諦,此乃筆者長期收藏的心得與感悟。

第三,“淺絳彩瓷中也有官窯”被發現,提升了它的學術研究、學術與市場地位。

坊間曾流傳“淺絳無重器,不入皇家門!”其實,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收藏歷史和實踐皆已證明,淺絳彩瓷並非皆為民間用器和平民百姓的玩物,“淺絳彩瓷中也有官窯” 。據南京博物院老院長龔良先生介紹,該院即收藏有5件傳承有序的官窯淺絳彩瓷(1件是方形淺絳彩瓷花盆,4件為圓形淺絳彩瓷花盆,其中署名的作者即有許品衡、 張子英 )。他與今天參會的不少藏友,相信也都收藏有官窯或疑似官窯的淺絳彩瓷。關於這一點,至今學術界和收藏界已無歧見或爭議!

第四,淺絳彩瓷收藏與保存的壽命優於紙絹本書畫,即“瓷本書畫的壽命長於紙絹本書畫”被發現,這也將會使收藏紙絹本書畫的群體逐漸將收藏的“天秤”向瓷本書畫傾斜。

過去人們常說“紙壽千年” ,現在看來這是一種誤解或誤導。據我國的收藏歷史與實踐及有關研究發現,在中國書畫的三種主要載體——紙、絹及陶瓷中,戰國時期帛畫流傳至今有二三千年曆史了,畫面圖案依然可辨;宋紙用以書畫,大約可保存一兩千年;民國宣紙用以書畫,大約可保存三五百年;而當代工業化生產的宣紙用以書畫,大約只能保存五十年左右,超過時限便會自然老化,而致“粉身碎骨”; 但流傳至今約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陶盆上的畫作仍保存完好,圖案依然清晰。因此,從保存和立體觀賞的角度,陶瓷書畫(包括淺絳彩瓷)應當更優於紙絹本書畫, 也更加“長壽”、 更具優良的“長壽基因”。這一點,正在被收藏歷史和實踐所證明,並將繼續被證明

第五,淺絳彩瓷中不少精品、上品,其價值(特別是其書畫方面的文化藝術價值)已遠超許多官窯瓷的市場表現被發現、被認可。

如程門淺絳彩四季山水紋瓷板多年前即拍出276萬元、山水花鳥紋瓷板屏風拍出299萬元,北京保利2019年任煥章一對淺絳彩瓷大瓶亦拍出276萬元的高價,許多名家、大家作品的價位亦常達數十萬或過百萬元,這也已是並不鮮見的市場行情!,王少維一對帽筒從最初8000元入貨,幾經轉手,幾年前最後一手亦已高達140多萬元。這類例子,不勝枚舉。淺絳彩瓷這種漸升的價位固然可喜,但與同檔次、同類型、同品質的紙絹本書畫比較,仍相距十萬八千里!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國家關於“讓文物活起來” 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實施和推進,以及收藏大環境的日益改善和優化,尤其是全社會對瓷本書畫的認知度的進一步普及和深化,瓷本與紙絹本書畫的價格差距還會大大縮小。這種對未來市場表現力的期望,無疑也正是淺絳彩瓷收藏的魅力、潛能和希望之所在。

程浩還認為,這“五大奧秘”被發現、被認知,意味著㳀絳彩瓷這一瓷器上的中國文人書畫,它的收藏潛力絕不在目前市場“當紅”的紙絹本書畫之下,可以預見,未來或不遠的將來,瓷本書畫合理的市場價位當逐漸趨近於或趨同於紙絹本書畫,有些精品、極品甚至可能會大大超而過之。這是他個人的預測,相信也是大家共同的美好願景!

 這次盛會至9月22日閉幕。會議期間,還安排與會藏友到月河鬼市撿漏及赴5A級景區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參觀考察。

觀眾在欣賞淺絳藏品。
淺絳彩 藏品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