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饱受批评的2023年之后,近期,洽洽食品发布公司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也终于在“双降”的2023年后交出了一份足以为自身提供信心的答卷。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洽洽食品实现总营收18.22亿元,同比增长36.39%;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长35.15%。财务公告发布当天,洽洽食品股价开盘应声上涨,涨幅一度超过5%。①
然而,虽然交出不错的季度财报成绩,但考虑到在行业中洽洽食品的增长速度远不及直接对标的头部竞品,且对比过去几年财务数据能够看出,洽洽似乎在经营业绩方面总是“慢一拍”,这加深了市场对于洽洽食品长期业绩的质疑。
更重要的是,即便按照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估算,洽洽食品距离其2020年就曾提出的“百亿收入”目标也还有差距,叠加最近几年洽洽食品一直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涨、主营葵花籽产品价格高、销量不及竞品等多重压力,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洽洽食品已经进入了发展瓶颈。
经营业绩不佳,百亿目标遥遥无期
一直以来,洽洽食品在业内都以“稳扎稳打”著称。这样的一种“稳”既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却又成为难以走向更广阔未来的阻碍。
纵观历年财务数据,从2019年的48亿元营收,到2023年的68亿元营收,洽洽食品的营收上涨步伐可谓“不急不躁”。②
不过,从2023年开始,市场对于洽洽食品的稳健认知开始开始急转直下,因为在2023年,i食品遭遇了上市12年以来的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根据洽洽食品发布的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8.06亿元,同比下跌1.13%;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17.93%。②
不佳的经营业绩表现之下,人们对于洽洽食品的发展路线图自然提出了更多的质疑。
2020年,洽洽食品曾提出“百亿战略”,即“含税销售收入100亿”。据估算,想要实现含税销售收入100亿元,折算成不含税的营收约为80多亿元。
而洽洽食品2023年68亿元的营收,与80多亿元的营收差距明显太大。按照今年一季度表现不错的营收数据来估算全年,依然无法达到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很可能到2024年底,洽洽食品的“百亿战略”都将宣告失败。
那么,作为国内休闲零食赛道头部玩家之一,洽洽食品为什么无法在业绩表现上交出令市场满意的答卷呢?
按照洽洽食品自己的说法,问题出在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上涨上。
可以肯定的是,考虑到洽洽食品占据营收比重七成的主营收入都来源于葵花籽类产品,如果原材料采购成本遭遇上涨,那么的确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表现,并且更多会体现在利润的下滑上。
但是,洽洽食品在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原因不仅仅只有成本因素,还有市场销售表现的下滑。
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洽洽食品的葵花籽业务出现了不小的下滑,仅实现销售收入42.7亿元,同比下降5.36%。这是恰恰食品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第一次出现主营业务收入下滑。③
同时,洽洽食品的综合销售量同比也出现了下滑,从2022年的24.79万吨下降到23.65万吨。
富有争议的是,面对业绩压力,洽洽食品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涨价。
2021年,洽洽食品发布公告表示因受原料及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公司决定对葵花籽系列产品提价8%-18%不等;2022年,洽洽食品又一次对葵花籽系列产品提价约3.8%。③
对于国内葵花籽产品品类的龙头品牌恰恰来说,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策略竟然是涨价、将成本转嫁的消费者身上,这样的一种做法难免会让恰恰食品陷入争议。
当然,更加残酷的现实是,即便涨价,也未能帮助公司收获良性的业绩助力,2023年的营收、净利双降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洽洽食品这样的休闲零食垂直类目巨头而言,业绩表现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企业突然失去了稳健的业绩表现,应对策略也未能说服市场与消费者时,恰恰食品是时候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了。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品牌口碑饱受争议
除了业绩表现层面的不足与隐忧,洽洽食品在基本食品安全层面所遭受的非议,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为例,一直以来,都不乏有消费者针对恰恰食品进行投诉,投诉的问题涉及“瓜子里吃出烟头”、“里面全是碎屑”、“恰恰瓜子吃出蟑螂”、“无生产日期”、“瓜子发霉有虫”等各个方面。
截至目前,洽洽食品在黑猫投诉平台已经累计收到了191起投诉,其中177起已回复,155起已完成。
另外,12315消费者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也曾公示不少消费者对洽洽食品的投诉,投诉内容大多也与食品安全相关。
食品安全问题作为行业底线,是洽洽食品这样的头部企业必须重视起来的问题。虽然对于洽洽食品这种规模的企业,想要让他完全规避食品安全相关投诉有些强人所难,但至少,洽洽食品不应该出现如此多的消费者投诉。
而体现在业绩表现和股价表现上,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
在资本市场,几乎所有券商针对洽洽食品的研报都将食品安全列为风险提示的第一位,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恰恰食品这样的企业有多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之所以会对恰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如此多的关注,除了行业地位所致,还因为他曾在过去遭遇过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2年,洽洽食品卷入“收购陈年瓜子”事件,多家媒体进行了连续的追踪报道,彼时,深圳证券交易所甚至还发布了针对洽洽食品的停牌公告。④
2013年,有媒体曝光洽洽食品存在一些员工没有办理健康证、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换掉、给瓜子喷香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大范围的舆论关注。
2019年,洽洽食品被北京、广州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达标、霉菌检出值超标,经媒体报道后又让恰恰食品陷入口碑风波。
为什么洽洽食品在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上始终问题不断呢?或许与影响其业绩表现的产品原材料价格同样不无关系。
根据洽洽食品2023年财报,公司曾表示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报告期末增加了葵花籽原料储备。但是,这样的一种储备动作,有可能会直接加大恰恰食品旗下产品出现问题的概率。
因为只要是食品就存在着保质期,当洽洽食品大量囤积葵花籽原料时,若无法及时消化,又或者是在存放、生产端存在失误,那么无疑会对恰恰的食品安全提出更多挑战。
多元化经营失利,未来长期承压
对于未来,洽洽食品的处境也不太乐观。
目前,洽洽食品主营产品以瓜子和坚果产品为主,属于休闲食品赛道。但放眼整个中国休闲食品赛道的发展潜力,恰恰食品正在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中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到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经历了一段持续增长时期,市场规模从4100亿元快速增长至1.17万亿元。④
不过,根据报告预计,2022年到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也只能达到1.24万亿元。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行业增量只有几百亿元,等同于宣告了行业竞争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
具体到更加细分的市场,恰恰食品的处境同样堪忧。
首先,在洽洽食品主要布局的瓜子产品类目,我国瓜子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且即便在这个饱和市场中,由于行业壁垒薄弱,仍然有着大量竞品在压缩着原本属于恰恰的市场空间。
其次,在洽洽食品重点布局的第二增长曲线坚果产品类目上,洽洽食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在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来伊份、沃隆、中粮等海量竞品的压力之下,洽洽食品想要在坚果品类复制瓜子产品的强势很难。
最后,在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赖以崛起的线上电商渠道上,食品未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这进一步阻碍了恰恰食品在市场话语权上的争夺。
为此,瓜子、坚果之外的第三曲线,才是决定洽洽食品能否收获更好未来的关键。
洽洽食品也明白这一点,早在2008年,洽洽食品就尝试过多元化布局,上市后陆续推出“怪U味”、“喀吱脆”、“啵乐冻”等新品。此外,洽洽食品还曾“跨界”卖酒。但是,洽洽食品在对其他休闲食品品类的开发上缺少市场存在感,“其他收入”对企业总营收贡献有限。
多元化失利的背后,是洽洽食品在研发投入上的不足。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洽洽食品在研发上分别投入5356万元和3027万元,研发费用率为0.78%和1.13%。对比行业内的其他头部公司,洽洽食品的研发费用率并不高,也就意味着企业想要收获第三增长曲线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④
作为国内的老牌休闲零食巨头,恰恰食品一方面面对着经营业绩压力,另一方面在基本的食品安全和决定未来的多元化经营层面问题明显,多重问题决定了企业已经迈入持续发展的瓶颈期。
洽洽食品需要抽丝剥茧地解决好这些问题,用积极转型举措来进行布局,才能在休闲零食市场坐稳长期的市场地位。
注:
① 2024.05.06,中国网,《一周食品行业动态:涪陵榨菜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洽洽食品一季度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
② 2023.11.03,红星新闻,《“嗑不动”瓜子、“啃不动”坚果,洽洽食品如何自救》
③ 2024.05.08,新浪财经,《洽洽食品:战略缺失,磨到百亿?》
④ 2024.05.08,新浪财经,《洽洽难争“炒货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