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離開法國之後的歐洲行可謂一帆風順,再也沒有人會向他要求向俄羅斯施壓,因為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親俄立場與習近平高度一致;再也沒有人會向習近平要求平衡貿易。
作者:安德烈
在塞爾維亞,習近平與武契總統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儘管塞爾維亞能向中國出售的東西少之又少,前者還成為“首個和中國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歐洲國家”。在匈牙利,總統舒尤克盛讚2023年中國對匈牙利投資高於任何其他國家,而且,已經簽署的或將簽署的協議將“涉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匈牙利的擴展”。更讓習近平暖心的,歐爾班總理是去年出席北京一帶一路論壇高峰會的唯一一位歐洲國家領導人。
這可能是習近平為什麼選擇訪問法國之後去訪問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主要原因,周一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舍宮接待習近平,兩人就歐中貿易糾紛、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進行了“坦率”的交談。不過,在匈牙利,媒體被擱置一旁,所有讓習近平不高興的話題避而不談。在塞爾維亞,習近平使用“鐵桿友誼”形容中塞關係,甚至把“鐵桿友誼”寫入中塞聯合聲明。“鐵桿”這個詞並不優雅,中文裡過去多為貶義,似乎自從北京把巴基斯坦叫“巴鐵國”後,“鐵桿弟兄們跟着榮升”。有分析稱,習近平把中塞關係稱之為鐵桿友誼與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1999年被美國“誤炸”有關,加之中國目前與美國對峙的關係,就更加鐵上加鐵了。不過,習近平雖然提到了這段歷史,但沒有親臨憑弔,或許是對美國作出的一種緩和姿態。
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短暫的訪問後轉訪歐盟成員國匈牙利,下車伊始,匈牙利總統舒尤克稱讚習近平的到訪是“歷史性的”,布達佩斯城變成了“中國色”,全市高度戒備,一些高舉雪山獅子旗的藏人抗議者被當局藏在習近平看不見的角落。按照央視5月9日的報道:“當地民眾下午很早就自發列隊等待迎接習近平主席的到來。從天亮等到天黑,這是中匈友誼‘最長情的告白’”。央視不惜把中匈關係說得像熱戀的情人,專門創造了一個詞彙“最長情”,而且“從天亮等到天黑”,這些人是華人?是使館組織的?是匈牙利人,歐爾班組織的?習近平是晚上抵達布達佩斯,他們為什麼要從天亮等到黑?央視只顧渲染,沒有解釋任何細節。
習近平人未到,就在匈牙利親政府報刊發文稱讚中匈關係駛入“黃金航道”,說中國與匈牙利“肝膽相照”。與歐爾班會談後,按照新華社報道,“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將中匈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知道匈牙利文是如何表述的,這個“新時代”不正是取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裡面的“新時代”之意嗎,歐爾班是如何理解這個“新時代”的?而且中匈戰略夥伴關係變成了“全天候”,也就是24小時晝夜運轉?這種表述是何等的大而化之! 唯一可以參照的是習近平在抵達布達佩斯國際機場發表的書面講話中的一句話:“2017年,雙邊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兩國互利合作換擋提速,傳統友誼更加深入人心。”那麼,現在將中匈關係“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是換擋提速到頂了嗎?
習近平為什麼選擇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紐約時報分析,由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以及中東歐多個國家對從未實現的中國承諾的項目的極度失望,曾經被習近平視之為中國投資的“不沉的航空母艦”沉沒了,“在政治和經濟越來越動蕩的環境下,長期領導這兩個國家的專制領導人將為中國提供一個避風港。”
布達佩斯科維努斯大學的外交關係學者陶馬什·毛圖拉分析:“捷克人、波蘭人,以及幾乎所有其他人都因俄烏戰爭對中國非常厭煩,但在匈牙利,這不是問題,至少對歐爾班政府來說不是問題”。
習近平如此重視與匈牙利的關係,被視為是對歐爾班總理在歐盟內部單打獨鬥戰略的肯定。法新社分析:近年來,這位民族主義領導人在與布魯塞爾鬥爭的同時,堅定地轉向東方。在布魯塞爾與北京保持距離的同時,歐爾班卻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拒絕 “集團 ”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抗。毛圖拉分析,歐爾班領導下的匈牙利已成為中國的“安全政治空間”,中國能指望匈牙利來試圖軟化歐盟的對華政策,保護中國不受其對俄烏戰爭所持立場的影響。
不過,政治安全空間也好,不以民主與專制對抗也好,紐時分析,歐爾班對中國的主要興趣是錢,他希望在中國投資者的幫助下,將匈牙利變成電動汽車、電池和其他新技術的製造中心。布達佩斯已經宣布在鐵路和公路基礎設施、核能和汽車領域簽署至少 16 項協議。匈牙利全國各地的電池和電動汽車工廠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投資額高達數百億歐元。
習近平喜歡這位在歐盟內部“單打獨鬥”的歐爾班,總部設在柏林的墨卡托研究所分析師克勞斯-宋(Claus Soong)認為,習近平的訪問 “象徵著中國努力在與歐盟的討論中發出不同聲音,削弱歐盟的團結”。
不過,分析指出,塞爾維亞尚在敲歐盟的大門,而歐盟對民族主義者歐爾班的匈牙利保持着高度警惕,習近平分化歐盟說來容易做起來談何容易,分化歐美恐怕也不易。
本文摘編自法廣的內容,《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