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662天:烏克蘭:擊落2枚飛彈20架無人機,拜登:普京若贏烏克蘭將進攻北約 恐引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英國民間與國際扶輪社合作,送出大量民生物資幫助烏克蘭度過寒冬,其中包括給兒童的耶誕禮物。(示意圖,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2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662天。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留斯(右):新威脅迫在眉睫,歐洲必須重新武裝 資料圖片 © 美聯社圖片

2023年12月1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擊落2枚飛彈20架無人機

烏克蘭軍方今天表示,烏軍於夜間擊落俄羅斯的2枚飛彈及20架無人機。在此期間,莫斯科當局則通報,俄方擊落33架從烏克蘭出動的無人機。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空軍發布聲明指出:「俄羅斯占領軍使用伊斯坎德-K(Iskander-K)巡弋飛彈、Kh-59導向飛彈…以及20架見證者(Shahed)型攻擊無人機發動襲擊。」

烏克蘭空軍指稱,烏方擊落這些無人機及Kh-59飛彈,而「伊斯坎德-K巡弋飛彈未達到其目標」。

俄羅斯方面則表示,俄國在跟烏克蘭接壤的3個邊界地區,阻止了33架無人機的攻擊。

遭俘虜烏兵額頭刻「納粹符號」

烏克蘭士兵謝爾希(Serhiy)額頭被刻上「納粹符號」 。(圖/翻攝自《每日電訊報》)

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被控犯下多項戰爭罪行,俄羅斯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也多次聲稱,發兵是為將烏克蘭「去納粹化。」近日烏克蘭醫生發布照片披露,一名烏國戰俘額頭被俄軍刻上「納粹黨徽」,事後還沒得到任何醫療護理,讓他受到巨大心理創傷,痛批手段極為殘忍。

《每日電訊報》報導,烏克蘭士兵謝爾希(Serhiy)去年12月在頓內茨克地區(Donetsk)被俘,綁到俄軍陣地後慘遭酷刑兩週,期間他被關在地下室,不僅被爆打、沒食物,額頭還被殘忍刻上「納粹黨徽。」不久後,他被轉移到車臣(Chechnya),到達那裡時幾乎赤身裸體,渾身是一層層乾涸血跡,直到4月才在換囚行動中獲釋。

負責治療他的烏克蘭軍醫亞歷山大(Olexandr Turkevich)表示,俄軍在刻字時用膠帶蒙住謝爾希雙眼,告訴他:「我想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是法西斯,這就是為何我要深深刻入,讓它在你的骨頭都看的見。」亞歷山大指出,納粹標誌從髮際線下方一直延伸到眉毛,很可能是被刀割傷。儘管謝爾希被俄軍折磨得滿臉鮮血,但沒得到任何醫療救助。

經雷射治療,謝爾希的刻痕已逐漸淡化。(圖/翻攝自《每日電訊報》)

謝爾希的妻子奧爾哈(Olha)表示,由於刻痕巨大難以隱藏,謝爾希回國後出門都得戴棒球帽遮臉,且心理創傷難以平復,每看到額頭就回想起所經歷的酷刑。所幸現今醫療技術進步,謝爾希在接受兩輪皮秒雷射和磨顏雷射治療後,刻痕已近乎淡化,目前已重返軍隊作戰。

聯合國表示,至少已有1萬烏克蘭平民喪生,18,500多人受傷。為俄烏戰爭造成的傷疤提供免費治療的非政府組織Neopalymi則指出,數千名烏克蘭人曾被俄羅斯囚禁,其中約80%遭酷刑,其中95%患者情況比謝爾希更嚴重。

烏克蘭各地30家診所的醫生正開拓新雷射技術來治療此類疤痕,同時盼建立一座專門的外部復健中心,預計明年在醫學期刊發表研究結果。

國際反應:

中東、俄烏、中國:德國外交進入危機模式

德國德語協會(GfdS)12月初將「危機模式」(Krisenmodus)一詞評為年度詞匯,該詞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德國外交政策的現狀。當前最新也最引人注目的危機便是恐怖組織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它可能引發一場燎原大火,造成潛在的毀滅性後果。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德國政府正試圖採取一種平衡行動:一方面,如總理肖爾茨所強調的,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國的「國家理性」(Staatsräson)。另一方面,外交部長貝爾博克則批評以色列打擊哈馬斯的行動,特別是約旦河西岸猶太定居者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為。

至於戰後中東問題的討論,德國一向堅持兩國解決方案的理念,歐盟和美國也是如此。根據這一方案,巴勒斯坦國應與以色列國並存。

國際組織「反極端主義項目」的中東問題辛德勒(Hans-Jakob Schindler)對《世界報》說:「很明顯,由於當前和過去20年發生的事情,兩國方案目前是一個非常遙遠、非常模糊的目標。」儘管如此,辛德勒仍建議德國政府繼續以此為目標,他反問道:「除了兩國解決方案之外,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呢?」

俄羅斯的侵略
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起的另一場戰爭,可能是近幾十年來德國和歐洲外交政策的最大挑戰之一。但即使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烏克蘭至今在收復被俄羅斯佔領的領土方面進展仍微。

現在,西方國家對烏克蘭提供軍事協助的意願正在迅速下降,其中包括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國。

停火談判或更多軍援?

對於戰爭的疲勞正在對歐洲政治家施加壓力,一些聲音要求考慮通過談判結束戰爭。來自哈勒大學的政治學家瓦維克(Johannes Varwick)對《世界報》表示:「我認為應該先停火,然後就烏克蘭領土變更、烏克蘭中立等問題進行外交談判,所有這一切都應該放在談判桌上。」

不過,德國政府目前沒有打算這麼做。外長貝爾博克在11月底的北約會議上明確表示,在她看來,除了繼續支持(烏克蘭)之外別無選擇,儘管局勢看起來可能「很困難、很疲憊、很僵持」。

中國被視為日益嚴重的威脅
與前總理梅克爾時期相比,如今的中德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梅克爾出於貿易政策利益的考慮,對中國採取了溫和態度。而當前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政府在今年通過的對華戰略文件中則指出,中國是德國和歐盟的「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制度性對手」,且柏林越來越強調其中的「對抗」關係。

德國政府對於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中俄密切往來感到擔憂,這也讓柏林越發視中國為全球政治秩序的問題製造者和破壞者。

在價值觀與利益之間做選擇

然而,自2016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因此,德國政府的對華戰略並非以兩國經濟脫鉤為重,因為這對德國自身的損害太大,而是努力減少對中國的片面經濟依賴。

就與中國的外交關係而言,貝爾博克倡導的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的侷限性尤為明顯。今年4月,時任中國外長秦剛在回應貝爾博克關於尊重人權的警告時說,中國最不需要的就是西方的「教師爺」。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的霍夫(Henning Hoff)則對德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持肯定的態度。他告訴DW,德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外交政策既要考慮價值觀,也要考慮利益。霍夫稱:「如果完全忽視價值觀,就像我們對俄羅斯所做的那樣,就會產生災難性後果,我們在烏克蘭問題上看到了這點。」

德國人開始厭倦干預國際危機

德國政府正在為有關中東、俄烏以及中國等全球政治事件尋找答案。無論德國喜歡與否,美國和歐盟都希望這個歐洲最強、世界經濟第四大國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但大多數德國人對此似乎並不贊同,德國柯爾柏基金會(Körber Foundation)9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4%的德國人認為德國在國際危機中應表現出更多的克制。只有38%的人希望德國更多地參與其中–這是自2017年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值,當年有52%的人希望德國更多地參與其中。

此外,高達71%的人反對德國在歐洲發揮軍事領導作用。看來,德國人最希望的只有一件事:遠離全球的政治風暴。但這個願望能否實現,還是個問號。

本文由《德國之聲》提供

分析:

拜登:普京若贏烏克蘭將進攻北約 恐引第三次世界大戰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曾在呼籲國會共和黨人不要持續阻撓軍援烏克蘭時,警告說,如果普京在烏克蘭戰場獲得勝利,就會繼續進攻北約國家。拜登去年還曾說,如果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發生直接對抗,將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12月17日發布的普京專訪則駁斥了拜登的上述說法。普欽表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我認為拜登總統也明白這一點,拜登似乎試圖在為自己對俄羅斯的錯誤政策而辯護。俄羅斯沒有理由,也沒有地緣戰略、經濟、政治、軍事興趣與北約作戰」。

普京一再將冷戰後北約東擴視作西方國家傲慢地無視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他表示,鄰國芬蘭四月份加入北約迫使俄羅斯在邊境附近集結某些軍事單位。根據北約憲章第五條,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到的武裝攻擊都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襲擊,因此會激活集體自衛權。

認為西方想要肢解俄羅斯

烏克蘭今年反攻不利已經引發了該國國內以及西方陣營內的質疑。不少人擔心,在烏克蘭戰場擊退俄軍的目標並不現實。現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許多官員都開始談論新冷戰。在專訪中,普京也被問道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否還能找到與西方的共同點。他回答表示,「西方必須要找到共同點,因為他們必須考慮到我們」。

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國務院高官11月曾經表示,在2024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前,普京不會謀求和平談判。普欽表示,「西方國家沒能理解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劇變程度,而這場劇變原本已經消除了俄羅斯與西方繼續對抗的意識形態基礎。我當時確實有過天真的想法,但現實卻是西方人認為,在蘇聯解體後,只需要稍候片刻就能徹底摧毀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將當前的武裝沖突視為與美國的更大規模鬥爭的一部分,認為美國的目標是肢解俄羅斯、掠奪俄羅斯的豐富自然資源,然後轉頭收拾中國。不過西方國家領導人則一再表示,無意摧毀俄羅斯。烏克蘭方面則堅持要將所有俄羅斯軍隊趕出包括克裡米亞半島在內的法定領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本文由《德國之聲》提供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