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

 

 

 

 

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並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其中,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增發2023年國債,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以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有關工作落實,集中力量支援災後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我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中央財政增發國債,但具體資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這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壓力,進一步優化了財政支出結構,也進一步優化了債務結構。

 

資金使用方面,據財政部介紹,將重點用於八大方面: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與此同時,財政赤字也相應增加。2023年全國財政赤字由38800億元提高至48800億元,中央財政赤字由31600億元增加到41600億元,預計財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券商稱增發國債三重意義,

第一,增發國債資金主要用於災後重建和基礎設施補短板,將對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形成支撐。財政資金路徑短、見效快,可以部分彌補當前地產投資低位所帶來的資本形成缺口,穩定總需求。

 

第二,四季度調整預算較為罕見,顯然是為明年財政可以更加前置發力,顯示出對2024年經濟增長的重視。在前期報告中,我們曾從多個角度探討過明年有較大概率將GDP目標定為“5%左右(對應兩年複合增速較今年進一步修復);從財政這一信號見微知著,“5%左右的概率進一步加大。

 

第三,增發2023年國債體現出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思路。在非疫情年份赤字率提升至3%以上,這一信號將影響深遠。從疫後全球經驗看,財政適度擴張有助於對沖經濟的資產負債表收縮風險。我國價格中樞穩定,較海外經濟體來說,更具備財政進一步積極的條件。此次財政條件的打開將修正對政策空間的理解,有助於中期經濟增長預期的穩定。

 

第四,對於權益資產來說,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沖、國內資金面略偏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等三大因素構成近期擾動,實際上經濟基本面已在觸底後持續好轉過程中。此次增發2023年國債及其隱含的政策信號將進一步鞏固明年和中期的增長邏輯,有利於盈利預期和風險偏好回升。對債券的影響一是短期供給衝擊;二是名義增長預期;三是流動性,而對流動性的影響需要具體看增發國債的發行方式。

記者 張天威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