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訪美結束 首次對訪問埃及

 

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他身後坐著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左)與國會眾議院議長麥卡錫。(2023年6月22日)

印度總理莫迪星期六開始對埃及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顯示兩國之間的關係正在日益增加。

莫迪的專機星期六(6月24日)下午抵達開羅國際機場。他之前對美國進行了四天的訪問,與拜登總統舉行會談,並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

這是印度總理1997年以來首次對埃及進行國事訪問。莫迪在機場受到埃及總理馬布里(Moustafa Madbouly)的迎接,兩人並檢閱了儀仗隊。莫迪在推特上感謝馬布里“在機場歡迎我的特殊舉動,”表示“願印度與埃及的關係蓬勃發展,為我們兩國人民造福。”

莫迪計劃星期天與埃及總統塞西會談。印度外交部說,兩國還將簽署備忘錄,鞏固兩國關係。

塞西總統六個月前作為正式嘉賓參加了印度的共和國日閱兵。

塞西在1月份的訪問中與莫迪同意採取措施,在五年內把雙邊貿易額從2021年到2022年的73億美元增加到120億美元。兩國還簽署協議,擴大網絡安全、信息科技、文化和廣播領域的合作。

印度是埃及產品的五大進口國之一,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氣、鹽、棉花、無機化學品和含油種子。埃及從印度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棉紗、咖啡、煙草、汽車零部件和電動機床等。

印度外交部說,有50多家印度公司在埃及經濟的不同領域投資了大約31億5千萬美元,包括化學、能源、紡織、成衣和零售等。

莫迪訪美

二十年前曾經被美國禁止入境的印度總理莫迪在華盛頓受到罕見的高規格接待,美國白宮無視其國內對印度在俄烏戰爭中立場以及對印度國內穆斯林族裔和公民社會的打壓,試圖說服印度站在美國的一邊。

印度總理莫迪6月22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兩國關係也進一步獲得深化。專家分析,美印在有關供應鍊和國防工業的協議是雙邊合作的重要議題,但新德里仍未全面倒向華盛頓,雙方並非盟友而是戰略夥伴。此外,鄰近印度的東南亞各國外交政策仍大致不變,避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

莫迪對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指出,印太地區正烏雲籠罩,而印度很快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拜登莫迪在舉行白宮會談後,召開聯合記者會,拜登告訴記者,美印當前夥伴關係“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還要堅定、緊密及充滿活力”。拜登表示,兩國經濟關係正蓬勃發展,過去十年雙方貿易額增加了一倍多。莫迪則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指出,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很快就會成為第三大。

莫迪自2014年就任印度總理以來,已5度訪問美國,但這次是他首度以國是訪問規格訪美。莫迪也是拜登上任後第3位有國是訪問身份的外國領袖。作為人口超過14億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國領袖,莫迪正尋求提高印度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

美印領袖都未在官方聲明中直接批評北京,但雙方都影射提及習近平所領導的中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告訴媒體:莫迪這次訪美與中國無關。但中國在軍事、技術、經濟等領域扮演的角色,將納入討論議程。

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標榜獨立,美印兩國盟友關係並不受正式條約約束,但美國希望印度能成為制衡中國的戰略力量,這從莫迪此次簽下的科技和國防大單中就可一覽無餘。

印度外交部次長卡瓦特拉(Vinay Kwatra)華盛頓當地時間22日深夜召開特別記者會,說明莫迪此行不僅受到高規格接待,更取得許多成果,形式與實質成果兼具。

科技合作在莫迪與拜登雙邊會談中占很大份量,雙方確認了20至25個科技合作次領域,包括了技術轉移、科技產品貿易、跨產業共同研發等。印美兩國領導人聚焦兩國在全球各地所面對的戰略利益挑戰,包括印太地區,以及雙方如何合作化解這些挑戰等議題。

印度外交部次長介紹:美國科技大公司決定投資印度: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將斥資27億5000萬美元在印度興建半導體組裝與測試廠,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Lam Research)將為印度訓練6萬名工程師,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谷歌(Google)人工智慧中心也都將在印度投資或擴大投資。

此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將與印度科技部及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MeitY)進行網路安全、半導體及通訊合作。

在國防領域,美國奇異航太(GE Aerospace)已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簽署備忘錄,共同生產F414渦輪扇發動機,供印度研發中的「光輝2型」(Tejas Mk-2)戰機使用。

據“印度時報”(TOI)報導,F414引擎生產合作將以百分之百技術轉移的形式進行,這對印度國防工業向前躍進大有助益,而美印國防合作未來可望拓展至智慧炮彈及水下感知等領域。

其他國防合作包括印度向美國採購MQ-9B“掠奪者”(Predator)攻擊無人機、推進“國防產業合作路線圖”、在彼此軍事單位中互設聯絡官,以及啟談供應安全協議、相互國防採購協議等。

印度在過去15年來向美國採購了超過210億美元的軍事設備,因此一直希望能超脫單純的買賣關係。美國跨出這一大步,既有中國因素,也有俄羅斯因素。

印度在俄烏戰爭中始終維持“中立”立場,且不參與針對俄羅斯的制裁,原因之一是印度約有6成的外購軍事設備與技術是來自俄羅斯,因此西方國家必須協助印度扭轉這樣的局面。

分析認為,戰機引擎生產合作是美印雙贏的方案,印度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印度來共同制衡中國,而印度也需要美國的協助來對抗中國在邊界的擴張。

印度美國兩國還同意增加合作的其他領域包括太空、能源、關鍵礦物、貿易糾紛化解以及打造具彈性供應鏈等。

在雙方交流方面,美國將在印度阿默達巴德(Ahmedabad)和班加羅爾(Bangalore)兩座大城增設領事館,而印度將在美國的西雅圖(Seattle)及另2個研議中的地點增設領事館。

有報道說:美國總統拜登正面臨民主黨同僚壓力,要求他向莫迪提出印度人權相關問題。維權人士呼籲拜登公開批評莫迪的人權紀錄,並說美國政府私下向這位印度領導人提出關切的做法,無法遏止印度日益惡化的人權狀況。美國白宮則說:警告對印度的宗教自由和人權問題有所關切,但拜登不會對莫迪“說教”。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