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51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搭乘的專機在當地時間今天下午3點半左右抵達廣島機場。日本政府今天已正式發布,澤倫斯基將出席21日的7大工業國(G7)峰會。
日媒報導,澤連斯基抵日後,將與日美等國領袖舉行個別會談,也可能前往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和資料館參觀。這是烏克蘭遭到俄羅斯侵略後,澤倫斯基首次出訪日本。
2023年5月2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 白宮今天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期待」在廣島與烏克蘭領袖澤連斯基見面,證實兩人將在G7峰會場邊會面。白宮還說援烏F-16戰機是供基輔日後防禦之用,不涉春季反攻。
-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高峰會昨天起在廣島舉辦,日本政府今天上午正式宣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出席G7峰會,21日與G7領袖一同討論議題,也會出席印度、韓國等8國領袖與會的擴大會議。
- 俄羅斯媒體星期五報導說,俄羅斯已將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里姆·汗列入通緝名單。今年3月,卡里姆·汗起草了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戰爭罪逮捕令。
- 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說,五角大樓把已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設備價值高估了至少30億美元。這種財會統計上的錯誤將使美國國防部可以向烏克蘭運送更多武器,而無需請求國會批准追加資金。她還說,之前在俄羅斯空襲基輔期間受損的一套“愛國者”導彈系統已被修復,完全恢復運轉。
-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副局長瓦迪姆·斯基比茨基對烏克蘭新聞門戶網站RBK說,俄羅斯正在把攻擊目標對準烏克蘭軍事設施和補給線路,以打亂烏克蘭的反攻計劃和準備。
-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的一家幌子公司去年底自中國購得數以萬計防護頭盔,當時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正招募大量囚犯從軍,將他們送往烏克蘭戰場。
- 基輔當局表示,俄羅斯在(5月19日)凌晨對烏克蘭發動了新一波空襲,導致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故鄉克利福洛市的數棟建築物起火,一名64歲的女子受重傷。
烏克蘭稱在巴赫穆特取得漸進式戰果
烏克蘭東部城市巴赫穆特的激戰仍在持續,烏克蘭星期五(5月19日)聲稱,烏軍針對葉夫根尼·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在當地的瓦格納集團準軍事部隊取得了漸進式的進展。
“敵人正試圖奪回他們失去的……但是,我軍正在擊退進攻,”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里亞爾(Hanna Maliar)在電視轉播的講話中說。她也提到,俄軍在巴赫穆特城內“取得了某些進展”,但是表示,俄軍沒有控制城市。她說:“在那裡很難展開作戰行動,每推進一米就像在其他情況下推進10公里一樣。”
俄羅斯和烏克蘭都說對方在當地遭受重大損失。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Oleksii Reznikov)對烏克蘭新聞門戶網站RBK說,俄羅斯在巴赫穆特城內及周圍大約傷亡7萬人。路透社(Reuters)說,列茲尼科夫的說法無法得到獨立證實。
在俄羅斯近15個月前發動全面入侵之前,巴赫穆特有大約7萬人口。俄羅斯把這座城市當作是攻占烏東工業地區頓巴斯全境的一塊跳板。
據報導拜登支持培訓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計劃
星期五,在七國集團在日本廣島召開峰會期間,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對幾星期後在歐洲培訓烏克蘭駕駛美製F-16戰鬥機的計劃表示了支持。美聯社(AP)報導說,據要求匿名披露信息的人士說,拜登與七國集團盟友討論了培訓計劃,這是幾個月後向烏克蘭提供第四代戰鬥機的先聲。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日將參加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他或者是親自到場,或者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如果澤連斯基親自出席,這將是去年2月戰爭開始以來他行程最遠的出國訪問。
七國集團領導人星期五還列出了針對莫斯科的新制裁。
“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不會動搖,”七國集團領導人在閉門會議後發表的聲明中說。他們承諾“團結站在一起,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非法、無理和無端發動的侵略戰爭。”
“俄羅斯開始了這場戰爭,也能夠結束這場戰爭,”他們說。
俄軍對烏克蘭的攻擊目標
一名烏克蘭軍方高級情報官員說,俄羅斯越來越地把攻擊目標對準烏克蘭的軍事設施和彈藥補給,以打亂烏軍的反攻準備。
據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副局長瓦迪姆·斯基比茨基(Vadym Skibitskyi)說,在攻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數月之後,俄軍目前越來越多地把目標對準防空設備所在地。
他星期五對烏克蘭新聞門戶網站RBK說,“他們如今有了完全不同的重點——打亂我們春夏戰役期間作戰行動的計劃和準備工作。”
據路透社報導,他表示,俄軍攻擊決策中心、補給線路和儲藏大量彈藥、設備、燃料的地點或者部隊人員集中地。
斯基比茨基還說,俄軍航空兵力對前線及附近地段的攻擊比以前增多了。這種說法呼應了烏克蘭軍人報告的情況,他們說,俄軍轟擊補給線,以試圖阻止烏軍推進。
俄羅斯還沒有就斯基比茨基的說法發表評論。
星期五夜間,基輔再次成為伊朗製造的無人機的攻擊目標,這是本月開始以來烏克蘭首都遭到的第10次襲擊,但是基輔軍事管理當局負責人謝爾蓋·波普科(Serhiy Popko)星期五說,所有無人機都被首都的防空火力擊毀。
波普科說:“克里姆林宮用這種戰術,試圖累垮我們的空防,並在心理上影響平民人口。”
在華盛頓,五角大樓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Sabrina Singh)說,幾天前在俄羅斯空襲基輔期間受損的一套“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已被修復。
她在一次新聞簡報會上說:“我可以證實的是,一套’愛國者’系統受損,但是現在已經修好了,完全恢復運轉。”
分析:
美國先前為何不同意提供戰機?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5月20日在日本廣島的記者會上證實美國將加入為烏克蘭提供包括F16戰機等新一代戰機的計劃。
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不斷要求、歐洲盟國也持續施壓下,美國終於同意提供更多精密武器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這次包括F-16戰機。
美聯社稱俄烏戰爭打了一年多,烏克蘭一直懇求西方國家提供F-16戰機以在戰場上取勝,如今西方的新計畫將允許幾個北約盟國提供F-16給烏克蘭,美國則協助訓練烏軍飛行員。美方官員表示總統拜登19日已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首肯。
拜登政府先前擔心美俄緊張關係惡化,加上美國官員認為學習操作F-16戰機和後勤支援都非常不易,可能耗時數月,因此一年多來拒不同意移交任何戰機或執行訓練,如今態度顯有重大轉變。
● 烏克蘭一直想要F-16
烏克蘭自戰爭爆發後就要求西方提供戰機,認為這有助於打擊俄軍。近一年前,兩名烏克蘭戰機飛行員在華府與媒體會面時說,他們想要「F-16戰隼」(F-16 Fighting Falcon),因為這款戰機有更先進的雷達、感測器和飛彈火力。
本月稍早,澤連斯基造訪德國時稱他正推動盟國組成「戰機聯盟」以提供烏克蘭對抗俄軍空優所需的作戰飛機。烏克蘭政府認為,F-16遠比烏軍現有的蘇聯時期戰機更精良。
美國先前則試著在不提供戰機的情況下提升烏軍戰力,例如美國空軍工程師想辦法修改高速反輻射飛彈(HARM),讓烏軍的米格機能搭載和發射。
數月以來,拜登和其他美國高層官員多次公開斷然拒絕運交F-16,此前也不同意其他國家輸出美製戰隼給烏克蘭。
五角大廈官員堅稱,美方提供的軍事援助是根據烏克蘭作戰最需要的協助來評估,於是重點一直放在防空系統、數以百萬發火箭、飛彈和其他彈藥上。「紐約時報」指出,五角大廈認為像防空系統等才是烏克蘭更迫切需要的武器,F-16的高成本恐排擠掉其他裝備。
另一個關鍵原因是,美國擔心運交戰機給烏克蘭會激怒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擔心基輔用F-16深入俄國境內打擊,導致克里姆林宮升級衝突讓戰事擴大。
● 飛行訓練時程沒那麼久 美方想法一大轉折
美國過去也曾猶豫要否提供愛國者(Patriot)飛彈系統、長程飛彈或戰車給烏克蘭,最終每次都屈服於盟國壓力,答應提供愈來愈高端的武器。
一個顯著例子是近期的M1A1艾布蘭(M1A1 Abrams)戰車。美國先前表示,艾布蘭戰車對烏軍來說太複雜、需要太多後勤支援;但歐洲國家相繼表態願拿出自家的西方戰車給烏克蘭,美國迫於壓力,最終同意運交31輛艾布蘭戰車,訓練計畫也即將展開。
同意提供F-16戰機是漫長且緩慢的過程。美方雖表面上堅稱不提供這款戰機,五角大廈卻在今年3月將兩名烏克蘭空軍飛行員帶到亞利桑那州土桑(Tucson)的莫里斯空軍國民兵基地(Morris Air National Guard Base)學習操作F-16和飛行員訓練。
紐時指出,五角大廈高層一直認為烏克蘭現階段不需要F-16。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國防部助理部長沃蘭德(Celeste A. Wallander)上月還告訴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先進西方戰機在援烏優先序列表內「頂多排第8」,最優先者當數防空系統、火砲和裝甲車輛。
但本週有媒體披露一份美國空軍內部評估後,給了烏克蘭和美國國會內支持軍援戰機者一劑強心針。美國空軍內部評估的結論是訓練烏軍飛行員操作F-16僅需4個月時間,時程遠比五角大廈之前所認為更短。
● 烏克蘭盼今秋能到40架以上
紐時認為F-16雖非最先進的美國戰機,但強大的機載雷達能在更遠距離外鎖定目標,掛載的飛彈更現代化,機上仍有許多美國不想外流、遑論落入敵手的科技。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20日清早在廣島出席G7峰會時指出,美國與盟國會在之後幾個月討論如何將盟國自身的F-16援烏,至少目前美國不打算拿出自家的F-16。
「華盛頓郵報」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顧問薩克(Yuri Sak)表示在美方允許第三方轉讓飛機後,他們希望最快秋天能拿到F-16,「如果大家都全力以赴..並迅速做出決定,我估計9月底、10月初能看到第一批F-16出現於烏克蘭領空」。
不過華郵認為時程表可能沒有烏方所預期的快,因為有意願提供者-主要是有F-16的北歐國家如荷蘭、丹麥、挪威和波蘭等,都需要時間審查自家手頭戰機的可用性和相關作業。
薩克說烏克蘭要求西方至少提供兩個中隊的F-16,每個中隊12架,理想情況下希望能收到3、4個滿編中隊。
國際反應:
G7集團同意向烏克蘭提供F16戰鬥機
白宮星期五表示,美國及其盟友正計劃向烏克蘭提供F-16戰鬥機,並訓練烏克蘭飛行員駕駛,這表明拜登總統數月來拒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飛機請求的立場出現了轉變。
在向美國之音提供的一份聲明中,一名高級政府官員周五表示,拜登通知七國集團領導人,美國將支持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共同努力,培訓烏克蘭飛行員使用包括F-16在內的第四代戰鬥機,以進一步加強和提高烏克蘭空軍的能力。
這位官員表示,培訓將在未來幾週開始,在歐洲的幾處地點進行,幾個月才能完成。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在在七國集團(G7)峰會舉辦所在地日本廣島的記者會上表示:“隨著培訓在未來幾個月展開,我們將與盟友們合作決定飛機何時交付,由誰交付,以及交付的數量。”
沙利文表示,這些戰鬥機不會用於計劃的針對俄羅斯的反攻。
澤連斯基對拜登的決定表示歡迎,並在推特上表示,這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空中的軍隊”。
澤連斯基將訓練烏克蘭飛行員駕駛F-16噴氣式戰鬥機的計劃描述為“歷史性決定”,他表示,他將在周日七國集團峰會間歇與拜登會面時討論細節。
澤連斯基親自出席會議的消息得到證實之際,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日本和歐盟的G7領導人重申了他們“共同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非法、無理和無端的侵略戰爭的承諾”。
在一份聲明中,七國集團承諾“動員我們所有的政策手段,並與烏克蘭一道,盡一切努力盡快在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強調如果沒有“俄羅斯軍隊的完全和無條件撤離”,這一和平就無法實現。
沙利文:美國支持為烏克蘭培訓F16戰機飛行員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5月20日在日本廣島的記者會上證實美國將加入為烏克蘭提供包括F16戰機等新一代戰機的計劃。
沙利文:“就在昨天,正如你們所知,拜登總統知會G7領導人們,美國將支持培訓烏克蘭飛行員使用包括F16在內的第四代戰鬥機的共同努力。隨著培訓在未來幾個月展開,我們將與盟友們合作決定飛機何時交付,由誰交付,以及交付的數量。”
沙利文說,美國一直在隨著烏克蘭戰事演變來評估烏克蘭的需求,之前因地面作戰的需求,提供了坦克、火箭發射器、彈藥等軍備,而最新的評估是,未來烏克蘭將會需要包括F16在內的戰機,所以是時候開始提供培訓了。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歡迎這項決定,說這將大幅增加烏克蘭的空中戰力。英國首相蘇納克在社交媒體上說,英國將與美國、荷蘭、比利時以及丹麥合作,讓烏克蘭取得所需的空中戰鬥能力。
一位不具名的拜登政府資深官員告訴美國之音,訓練的地點將在歐洲,在烏克蘭境外,並需要好幾個月,於今年春天和夏天進行。美國國防部官員此前曾表示,訓練F16飛行員需要18個月。
沙利文說,美國所有的考量都是出自於保持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目的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他也強調,美國提供F16的前提是不能用來攻擊俄羅斯領土,烏克蘭也做下承諾,所有西方提供的武器都將是防衛性質,不會作為攻擊之用。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確認前來廣島參加G7峰會。
沙利文對此表示:“拜登總統期待與澤連斯基總統面對面對話的機會。至於他怎麼來這裡,我會讓烏克蘭方面說明。我要說的是,美國不是……安排他飛來這裡的國家。”
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導,澤連斯基是搭乘法國政府的專機前來日本。
俄羅斯總理下周訪華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將於下周訪問中國。美聯社稱,這是中俄關係中的一次重要行動,顯示出俄羅斯在尋求經濟和外交支持方面更加依賴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五(5月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了這個消息。他說:“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米舒斯京將於5月23日至2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汪文斌表示,“我們期待通過米舒斯京總理訪華,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深化人文和地方交流,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能。”
克里姆林宮也在周五證實了這個消息,並表示,訪問期間“俄中雙方將討論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議題。”
克里姆林宮表示,產業、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和農業將在討論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雙方預計將會簽署一系列雙邊協議。
法新社說,米舒斯京這次訪問期間還將訪問上海,在俄中商業論壇會議上發表講話。
在另一方面,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週四再次批評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稱這種做法只會引起問題升級,造成更多的平民傷亡,使俄烏戰爭停火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表示,它沒有也不會向俄烏戰爭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
俄中關係非常密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三月訪問了莫斯科。他在談到雙邊關係時稱“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中國所持的所謂中立立場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北京一直拒絕將俄羅斯稱為“侵略者”,公開反對美國和西方其它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將這種援助視為“火上澆油”。
中國的宣傳機器一直在為俄羅斯的侵略進行辯護,將戰爭責任推到美國和北約身上,說北約東擴侵蝕了俄羅斯的戰略安全區,逼迫俄羅斯進行反擊。
中國特使李輝本週前往歐洲訪問,試圖說服俄烏雙方停火。他在基輔會見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的時候說,“解決危機沒有靈丹妙藥”。
中國多次呼籲雙方進行和平談判,並提出了一個“和平倡議”。其基本立場是敦促雙方在現實情況下停火進行談判。這違背了烏克蘭方面所堅持的談判必須以俄羅斯全部撤出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為前提的核心要求。
G7峰會發表聲明:力挺烏克蘭,俄羅斯必須“立即、完全、無條件”撤軍
正在日本廣島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的領導人星期五(5月19日)在會議的第一天就烏克蘭局勢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這個主權國家發動的“非法、毫無道理及無端”的侵略戰爭,重申要與烏克蘭堅定站在一起,全力支持烏克蘭抵禦侵略並追求“全面、正當和持久”和平的立場。
出席這次峰會的七國集團國家元首包括美國總統喬·拜登,以及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以及一些特邀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應邀於週日峰會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參與峰會。
“俄羅斯歷時15個月的侵略導致成千上萬人喪生,讓烏克蘭人民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而且嚴重影響世界上許多最脆弱國家的人民獲取食物或能源,”七國集團峰會的聲明說。
聲明讚揚烏克蘭人民英勇抵禦侵略的大無畏精神,重申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絕不動搖。
“我們重申無論時間延續多久,我們都將提供烏克蘭所需的財政、人道、軍事和外交支持的承諾。我們也採取進一步的製裁及措施以增加俄羅斯以及支持俄羅斯戰爭努力的人的成本,”聲明說。
聲明歷數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製裁、禁運、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以及對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實施限價等有效措施。聲明說,這些措施很有效,削減了俄羅斯的收入,導致全球油氣價格下跌,讓全世界各國都受益。
聲明呼籲俄羅斯立即、全部、無條件停止其正在進行的侵略,將部隊和裝備撤出國際公認的全部烏克蘭領土。
“俄羅斯發動了這場戰爭,也能夠結束這場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違反了國際法,特別是聯合國憲章。我們重申我們堅定拒絕俄羅斯以武力奪取烏克蘭領土的非法企圖。我們強調,俄軍及其軍事裝備如果沒有完全而且無條件撤離(烏克蘭領土)就不是公正的和平,而且這一點必須納入所有的和平倡議之中,”聲明說。
七國集團峰會舉行之際,擔負著調停俄烏衝突重任的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正在歐洲訪問。他已經訪問了烏克蘭,並在基輔與澤連斯基總統舉行了會晤。他隨後前往俄羅斯訪問,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展開斡旋行動。
中國政府一再聲稱在俄烏戰爭中堅持中立的立場,但是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京一直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徑,拒絕參與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行動,因此當北京在俄烏衝突一周年之際推出一份有關解決俄烏衝突的12點和談計劃時,烏克蘭的歐美支持者都對北京的中立立場和調解人身份持高度懷疑的態度。特別是北京提出的和平方案中沒有包含俄羅斯從被佔領土撤軍的要求,因此更引起多個國家的不滿。
不過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對中國的斡旋努力的看法已經出現新的變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不久前公開承認,中國有可能在俄烏和談中發揮“非常有益”的作用。有些歐洲國家也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是唯一一位可以影響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俄烏戰爭看法的領導人。
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就烏克蘭局勢發表的聯合聲明還譴責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之後發表不負責任的威脅使用核武的言論,破壞軍備控制協議並聲稱要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器的行徑,強調這些行為“既危險又不可接受”。聲明還提及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峰會,就反對使用核武或威脅使用核武而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俄羅斯當時也在聯合聲明上簽字。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重申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的背景下威脅使用核武,更不要說俄羅斯動用核武是絕不允許的立場,”聲明說。
聲明強調,七國集團將確保烏克蘭擁有其所需的所有經濟支持,並且承認私營機構在烏克蘭戰後重建工作中發揮作用的重要性。聲明還承諾將繼續努力,確保讓俄羅斯支付烏克蘭戰後長期重建所需的費用。
聲明還強調,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過程中對平民以及民用設施發動攻擊導致的戰爭罪行和其他暴行都不能不受懲罰。七國集團重申將根據國際法追究對戰爭罪和其他暴行負責者的責任,支持包括國際刑事法庭在內的國際機制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