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日訊)馬英九訪問大陸之行,今天傍晚在長沙九所賓館會見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沈曉明在開場致詞時,形容馬英九這趟訪問大陸獲得廣泛關注,「應該是我們這裡不折不扣的網紅,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網紅』這個詞。」馬英九表示,這次來到湖南老家祭祖,對他個人意義重大。
沈曉明說,馬英九返回湖南湘潭祭祖,受到兩岸同胞大家共同的支持,充分說明了中華傳統文化、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追求。
訪陸第6天馬英九祭祖拭淚 再赴南嶽忠烈祠獻花致意
沈曉明特別提到這兩天長沙的天氣不同於平常,「通常這個時候長沙的天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個季節通常是陰雨天,可是今天是陽光普照,可見您的祭祖之行不但是兩岸同胞支持,老天也支持。」
沈曉明表示,他代表湖南省委省政府,代表7000萬湖南的父老鄉親歡迎馬英九回家,同時也熱烈歡迎參訪團的年輕台灣朋友。
沈曉明笑稱,他從媒體上瞭解到,馬英九先生能夠講流利的長沙話,給他和省長兩人很大壓力,因為他們兩個人都不會長沙話,但是他們在努力的學習湖湘文化,「湖湘文化我想我能學會,長沙話就不一定學得會了,有機會再和馬英九先生好好學習。」
沈曉明表示,他特別注意到,這次馬英九先生的參訪團當中有二十多位青年才俊,「青年是我們的未來,兩岸青年交往,我們就會有未來。我們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積極支持兩岸青年間的交往,為我們共同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奠定青年人和青年人之間交往的基礎。」
馬英九致詞時,首先恭喜沈曉明書記履新,「沈書記12年前在上海市政府服務的時候,曾經到過臺灣,今天在此會面,我們都對彼此有一種熟悉感。」
馬英九表示,今天早上到了湘潭祭祖,心中感慨很深。「我今年馬上就要滿73歲,能夠來到大陸,來到我的湖南老家祭祖,看看祖父母、父母當年的足跡,對我個人意義重大。我們中華文化講究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我想在座各位都能理解。」
馬英九表示,他的父親,出身湘潭縣;他的母親,出身寧鄉縣。儘管他已從事兩岸工作近40年,很抱歉這是第一次到訪大陸,在即將屆滿73歲的年紀,來到湖南、祭祖、掃墓,他個人特別覺得一償夙願。
馬英九表示,訪問團此次安排走訪的地點有南京、武漢、湘潭、衡山、長沙、重慶、上海。除了到他的湖南老家祭祖,也帶著青年朋友們走訪中國歷史的重要地點,踏尋兩岸共同的記憶。
馬英九表示,湖南省有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南嶽忠烈祠,充分體現儒家思想的嶽麓書院,以及一流的研究型的千年大學—-湖南大學,這比號稱世界第一悠久的巴黎大學,時間還要久。相信訪問團學生在湖南有歷史與文化的洗禮,一定不虛此行。
馬英九也向沈曉明解釋,這次帶著青年學子來大陸的用心。馬英九2016年卸任總統之後,在東吳大學擔任講座教授,許多陸生與台生一起上他的課「台灣與國際法」,讓他更深入體認,兩岸青年交流效果的重要性。兩岸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能夠彼此交流,相互了解,多一分接觸,兩岸就多一分情誼,交誼越深厚,衝突發生的機率就愈低。
馬英九表示,很無奈的是,兩岸因為這幾年政治紛擾與疫情因素,學生交流中斷已經有數年,兩岸人民敵意卻在上升,讓他甚感憂心。也讓他更加體認,民間交流與學生交流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他這次帶著青年學生,與大陸學生進行交流,就是著眼這一點。
馬英九表示,前一站在湖北武漢大學,他就發現,兩岸的同學即使之前素不相識,但交流完全沒有隔閡。結束交流後,兩岸學生就迫不及待交換起聯絡的方式,「我認為這就是兩岸年輕人最真誠,最直接的相貌。接下來我們也將訪問湖南大學,讓兩岸學子交流,我相信也會跟武漢大學一樣有更多的火花、更多的聯繫。」
馬英九表示,即便海峽兩岸隔海分治超過70年,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但海峽兩岸分享及傳承了共同的血緣、語文、歷史與文化。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方向,更是臺灣社會的普遍主流看法,在我這次宣布訪問大陸後,台灣公布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77%的台灣民眾肯定與支持兩岸交流,這民調讓他們感到非常振奮。
沈曉明還向大九學堂的學生說,希望他們會喜歡長沙,愛上湖南。湖南會盡心盡力尊重關愛在湖南的台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到湖南發展。
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的行程今天來到湖南,他早上前往湘潭縣茶恩寺鎮祭祖,並到白石鎮參訪。白石鎮是馬英九祖輩生前居住之地、也是其父馬鶴淩的出生地。
當地的鄉親不斷向馬英九揮手,並高喊「歡迎馬先生」;還有鄉親說「你是我們的驕傲」。馬英九則向他們揮手,並以長沙話回應,「湘潭伢子(孩子)回來了」。
馬英九一行還前往馬鶴凌的母校嶽雲中學參訪,又前往南嶽忠烈祠祭悼抗日陣亡將士,敬獻花籃上的紅布條寫著「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暨全體團員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