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青年商會公佈「購買/處理衣服習慣及對可持續時裝認知」問卷調查結果:
女性購衣成癮 買完唔著成浪費
近七成港人有從未穿過新衣
舊衣回收迫爆香港
可持續時裝逾十年在港發展緩慢 八成人表示不了解
(中華時報/華聞社 訊)(香港,2021年4月17日)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國實施貨物入口管制,加上近年網上購物平台及速食時裝文化盛行,導致舊衣在本地倉庫爆滿,迫使舊衣回收工作終告暫停。環保署推動「惜物、減廢」的生活文化,透過「綠在區區」推動環保教育活動,鼓勵市民善用及回收二手衣物;而坊間有為數不少的二手衣物銷售平台及時裝品牌亦加入環境友善為設計元素。可惜香港紡織物廢料回收率偏低,四成回收衣物亦因質量太差最終棄置堆填區,衣服回收並非必定環保。
紫荊青年商會有見及此,於本年度推出 環保基金「可持續時裝:識買.惜著」工作計劃,在香港推動可持續時裝文化及建立大眾從源頭減廢的生活習慣,鼓勵大眾愛惜衣服並延續其生命。開幕禮於4月17日假金鐘The Desk舉行,內容包括:問卷調查發佈、「童」你攜手畫未來及「童」心齊永續分享會。
女士過量購衣極浪費 近七成港人有從未穿過新衣
調查發現,在購買衣服頻率方面,不定期或頻率在一個月以下的受訪者共佔47%,當中女性受訪者高達57%,男性受訪者則為30%。72%受訪者表示衣櫃中存有從未穿著的衣服。而購買衣服頻率在一個月或以下的女受訪者中,更高達82%表示衣櫃中存有從未穿著的衣服。反映女士過量購買衣服且極之浪費。
主禮嘉賓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企業可持續發展部門何美娟女士 回應表示香港每天有可裝滿85輛垃圾車的紡織品運送到堆填區,而紡織品回收率只有約6%。香港生態足印排名亞太地區第三,若全球與香港人生活模式相同,需消耗4.4個地球才可以支撐。要減低生態足印,必需改變生活習慣。
可持續時裝推行逾十年 八成港人認知薄弱
46%受訪者表示自己對可持續時裝不了解,亦有35%受訪者對了解程度表示一般;58%受訪者表示甚少或從來沒有留意可持續時裝的訊息。而平均58%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服裝業對環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當中影響包括服裝業耗用大量食水資源、耗用能源導致碳排放、人造纖維不能快速降解等。亦只有平均18%受訪者表示關注有關服裝業在勞工權益、動物權益、自然資源的使用、能源消耗、有毒染料及化學品的影響。
其實,早於2007年已有機構開始在港推行可持續時裝文化,唯至今港人對可持續時裝認知及關注程度仍極低,反映可持續時裝文化未能融入港人日常生活當中。
紫荊青年商會會長賴嘉敏女士 致辭時亦表示:「時裝產業是全球污染的第二大產業,而可持續時裝並非新興理念,但在香港未見普及。環保需要持之以恆,以習慣戰勝便利,以心態戰勝惰性。環保並不是口號,而是需要每位香港市民每日踏出一小步,落地實踐環保以及可持續時裝理念,才能為下一代締造一個更美麗的城市。」
港人購衣忽視環保 購買二手衣服意欲低
只有1%受訪者表示購買衣服時會先考慮環保因素,反映港人環保意識仍嚴重不足。而66%受訪者沒有購買過二手衣服,且57%受訪者不曾租借衣服。儘管受訪者對二手衣服的接受程度不高,但仍有70%受訪者曾接受過他人轉贈的二手衣服。這行為的反差反映港人不願花費金錢實踐環保,甚或只有親朋之間的轉贈才提升他們對二手衣服的信心。
環保基金「可持續時裝:識買.惜著」工作計劃籌委會主席施貞貞女士 認為:「可持續時裝需要各持份者,包括政府、商界、市民三方面的配合及推行,才能令可持續時裝文化在香港更有效地推行。此外,舊衣回收箱只是相對環保,並提供途徑給大眾實踐可持續時裝、呼籲更多香港市民關注並實踐可持續時裝於日常生活中。」
從小朋友角度看環保 環保應從小推廣
開幕禮重點之一,「童」你攜手畫未來,由 星級嘉賓梁芷珮女士 帶領女兒及兩名小朋友,包括 星級小主持楊鎧凝小朋友,畫出小朋友眼中的可持續時裝,寓意環保可以從身邊事件著手,望能引起香港市民關注及實踐。
「購買/處理衣服習慣及對可持續時裝認知」問卷調查發佈會於4月17日假金鐘The Desk舉行。是次問卷調查於今年1月至3月在線上進行,成功在全港抽樣收集了417份有效問卷。當中約八成半受訪者為在職人士,其中接近六成半受訪者為女性,接近一半受訪者的年齡介乎26至35歲。 問卷目的主要為了解香港市民日常購買衣物、著衫心態、棄置衣物等習慣。希望以收集的數據找出香港衣服回收率低,或可持續時裝發展較慢的原因;及尋找到令香港市民容易實踐「可持續時裝」的途徑。
主辦機構:紫荊青年商會
紫荊青年商會是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屬下第一個以中文為法定語文之全女性分會。本會由創會會長何淑賢太平紳士領導下於1979年9月創立的。會員年齡屆乎18歲至40歲之間。會員均利用公餘時間,進行各類義務工作以達到「服務社會,訓練自己」之目的。
環保基金「可持續時裝:識買.惜著」工作計劃
我們發起《可持續時裝:識買·惜著》工作計劃,以推動於香港的可持續時裝文化,透過教育方式探討製造業由選材、製造、運輸、零售、棄置等的過程,認識衣物物料為環境、人類及動植物帶來的嚴重生態影響,從而思考在購物前/時,是否必要、是否環保…等問題,同時推廣環保衣物物料。再者,切入引伸至愛惜衣物的教育,最後是如何延續衣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