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说起妈祖,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沿海人民会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每次船舶启航前都会祭拜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尊崇、信仰妈祖过程中遗留和传承下来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瑰宝之一,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
妈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在福建话里是“母亲”的意思,人们以母亲的形象创造了一个敬而亲之、亦神亦人的神祗,将母亲的大爱集于妈祖身上。
人物历史原型为宋代莆田湄洲渔家女林默(林默娘),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和乡亲,无数次对海难中的幸存者施以援救,后得历代皇帝先后36次叠奖褒封,封号有“夫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
天后宫
海南许多先民都是宋、元年间从福建莆田渡海迁来,平安着陆、安居置业后,他们怀着感恩之情,建庙祀奉,虔诚膜拜。岛上居民与海洋的深深情结,注定了妈祖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进而形成了较广泛的民间崇拜。
天后宫即妈祖庙,海口白沙门中村天后宫(海南第一座妈祖庙)是天后祀奉活动的发源地,随后分布中山路(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西门外、新埠以及西秀镇新海村等地。
17年2月,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路海口天后宫正式回归文物部门管理;3月,白沙门天后宫被海口市政府列为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6月由文物部门向财政部门提请进行抢救保护拨款。
海南省妈祖协会、海口市妈祖协会筹集多方力量,对省内的各座破损的天后庙进行了修缮,同时规范管理。
现今海口(包括辖区的沿海渔村)有天后宫(天妃宫)28座,全岛有200座左右。
天后祀奉
天后祀奉也称“妈祖祭典”,天后祀奉最原始的祭祀形式只是渔民和航海者在船上或宫庙中供奉妈祖神像,祈求航海平安的家庭性祭祀。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的逐渐融入,天后祀奉从敬香祈福求出海平安发展到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性活动。
海口天后祀奉从元代开始在民间形成,至今已700多年。每逢妈祖诞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天妃宫)都要举行祭典活动。2014年,天后祀奉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妈祖巡游活动
天后祀奉礼俗经过沿袭发展,目前在海口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式和内容。
祀奉祭奠时,在宫(庙)前的平台上搭设祭筵,安放烛台、香炉,摆上包括全猪(整头烧猪)、羊、鸡、海鲜、饭及水果等在内的祭品。主祭人诵读祝文,信众虔诚上香、膜拜、祈福。
祀奉仪式前后,会有由仪仗队、武术队、腰鼓队、歌舞队、舞龙队、舞狮队等文艺团体组成的表演队伍,在以地方曲调为伴奏的乐曲声中进行舞龙、舞狮表演,“土地公”、“士地婆扭着秧歌舞步跟在前后左右。
祭典仪程中最为壮观的场面是妈祖巡游:由四人将妈祖神像用“銮驾”从宫(庙)中抬出,举着帅旗、令旗、头牌、刀棍、“天上圣母”牌等的仪仗队跟随其后,被大队信众簇拥着浩洁荡荡按既定线路向海边和街巷巡游。
妈祖坐的銮驾不是被抬得四平八稳,而是摇摇荡荡,据说荡得越厉害就越能保平安。
早已停靠岸边的船只一字排开,船上悬挂横幅、插满彩旗。巡游队伍每到之处,鞭炮齐鸣。巡游结束后,祭拜人员返回宫(庙)中,再次向妈祖行礼,仪程结束。
海口天后祀奉作为妈祖信俗的一项传统活动,其厚重浓郁的古风、庄严肃穆的气氛和自成一体的祀奉程序,构成了地域色彩鲜明的民俗文化体系。经过了700多年的反复积淀,已发展为有海外华人参与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民间活动。
闲话海南
旨在讲述海南岛的“那些人那些事”,将历史风物、人物逸闻、文化习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述诸笔端,向各位展现一个更有趣、更可爱、更丰富的海南。
平台简介
海南华道和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携手香港流动媒体公司,运营流动新闻、海外华媒头条,并整合百家世界华文媒体,涵盖报纸、APP、网站、新媒体等,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打造面向全球华人群体的传播平台,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海南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