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時報/中華新聞通訊社訊)2020年6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陳中)於較早前舉辦首屆「TEDxYouth@CUHKCCH」年會,在疫情之下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由香港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教授,以「Lessons we learn from SARS and COVID-19」為題演講。近 600名陳中的中一至中五學生及老師在家中聽講,從沈教授的演講分享中學習不同學術範疇的知識,在逆境中得到鼓勵,為6月8日全面復課作準備。
2003年「沙士」 (SARS),本是年青學生覺得遙不可及的疫症,相隔十七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肆虐全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沈祖堯教授就全球應對疫症的現況,以最前線抗疫醫生的親身體驗,與陳中學生探討從 SARS 及 COVID-19中,年青人應該學習到的七個課題,範疇涵蓋環保、旅遊、醫學、公共衛生、責任心、科技等,包括:
l 第一課 – 愛護大自然
l 第二課 – 旅行要小心
l 第三課 – 醫護是奉獻
l 第四課 – 公衛猶重要
l 第五課 – 醫護要平等
l 第六課 – 人人皆有責
l 第七課 – 科技大能力
主題講座後,沈祖堯教授從陳中學生近90份的提問當中,回應了 10 條問題,包括:
「當2003年沙士或現在面對新冠病毒時,有否覺得絶望過?」
「請問以現在的情況下,需時多久才能研發醫治的藥物?」
「如何分配時間做好每一個職位?」
「如果可以選擇學生,你會選擇一個聰明的學生,還是一個勤力的學生?」
中學時已立志成為醫生的沈教授,在答問中分享到 2003年「沙士」肆虐期間,擔任威爾斯親王醫院內科部門主管時,經歷到從絕望到希望;面對著從困難到得着,以自己行醫的心路歷程,勉勵面對復課在即的陳中學生。
「TEDxYouth@CUHKCCH」年會主題講座後,啟發陳中的中一至中五學生對生命及世界的反思,反應十分熱烈及正面,近120位陳中學生就沈教授的演講訊息,年會後用心地撰寫了個人學習反思,部份摘錄如下:
「我在沈教授的演講中,明白無論在藝術,體育中,有興趣是比較重要。而且,比起聰明,我明白到勤力比聰明更重要,雖然勤力而不聰明走的道路更艱辛,卻令我更有動力和更努力去溫書、讀書,我相信資質只佔1%,努力佔99%。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沈教授的演講中講到要愛護環境,但我想不到環境都會影響這次的疫情,再加上全球暖化,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更加要愛護環境,保護地球。」
「通過這次講座,我學會了如何在疫情期間,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除了注意個人衛生外,亦需要在學習方面,付出相應的努力才能換取成果,並訂立更宏觀的目標。在往後的學習上,不氣餒並懂得分配時間,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挑戰。」
沈祖堯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2010 – 2017年間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教授帶領醫護團隊,英勇對抗「沙士」,獲《時代週刊》譽為「亞洲英雄」,他曾獲「2003年(社區/公共事務) 傑出領袖」奬。沈教授亦被選為陳中「高錕未來教室」內「中大 STEM 名人堂」的殿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