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年初預期,今年首季有3-4間虛擬銀行試業,部分營運者在首季末才宣布正式試業。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新型肺炎疫情打亂業界部署,由於市民收入及企業生意或受疫情拖累,壓抑潛在用家在虛擬銀行開戶意欲,令部分銀行選擇延遲試業。他相信,疫情過後虛擬銀行的宣傳效果會更好。
現時虛擬銀推出的存息較傳統銀行高,為吸引客戶打「價格戰」。麥萃才認為做法正常,指出有很多互聯網相關經濟活動前期通過大量「燒錢」,目的是要提高認知度以及爭取市佔率,不擔心會出現割喉戰。
他認為,金管局目前發出的虛銀牌照,背後股東離不開科技公司或傳統銀行,提供服務背後的原因和側重點不同,即使虛擬銀行長遠不能賺錢,但可以為股東提供潛在生意及客戶,作為業務延伸,與傳統固有業務發揮協同效應。
本港虛擬銀行陸續開始試業或開業,令人繼續關注會否威脅傳統銀行地位。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傳統銀行顧客有忠誠度,特別是高端客群需要客戶經理跟進,而企業客戶申請銀行貸款時,亦要與客戶經理定期往來,令虛擬銀行短期內難以挑戰傳統銀行地位。
麥萃才認為,虛擬銀行長遠會減少與傳統銀行競爭,期望可以做到互補,例如傳統銀行可能因為成本考慮未能提供的服務,可以透過虛擬銀行吸客,而虛擬銀行亦都可以參考新經濟發展提供相關活動,包括非常微型的貸款等。他相信,隨著市場發展,將來或有較複雜或特別的產品應運而生。
麥萃才又指,傳統銀行面向新經濟和資訊數碼化牽涉大量私隱問題,但香港相關法例落後,仍有很大改進空間。
麥萃才又認為,8間虛銀在競爭下,將來或有營運者會被整合,是自然市場競爭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