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團結卓爾論壇」系列:認識‧珍惜 香港特色建築

【2021年2月2日,香港】有百年歷史的主教山配水庫喚起社會對保育特色建築的關注,如何平衡城市發展與建築保育成為近期熱議焦點。團結香港基金(基金會)舉辦第十四場「團結卓爾論壇」,一眾權威專家學者以「認識‧珍惜  香港特色建築」為題,探討香港的特色建築與保育。

 

網上論壇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召集人、亞洲金融集團總裁及亞洲保險主席陳智思先生表示,保護歷史建築物最重要的是明白建築物背後的歷史,透過認識歷史,認識香港。他認為,「『為保育而保育』並不困難,如何在發展及保育中取得平衡,滿足所有持分者的利益,而且合理使用公帑才是最困難。」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丁新豹教授擔任論壇主持,丁教授除分享主教山配水庫的緣起,亦與多位權威專家學者探討香港的特色建築與保育之路。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彰德先生於論壇上展示多張主教山配水庫的最新照片,他表示古諮會今年會先為主教山配水庫及油麻地配水庫評級,預計兩者將獲得相當高的評級。「主教山配水庫的保育工作須與深水埗社區以及水務設施的歷史有關,賦予建築物新生命,同時為社區帶來持續發展。」
香港大學建築保育副教授李浩然教授強調,保育的重點是保留和傳承社區原有文化,他引述灣仔藍屋項目正是平衡社區各階層利益的成功例子,標誌著社區參與保育過程和各方合作的重要性。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築系客席副教授馬冠堯教授指出,香港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面對人口增加及嚴重乾旱問題,當時的供水系統及水塘以不同方式建造,以解決供水問題。
香港科學園前總館長、水務署水知園前顧問葉賜權先生指,水務署現時有超過40項水務古蹟,他建議署方應建立一個架構以更好地保育古蹟建築,並增設受訓的專職人員如保育主任,以處理保育事宜及與公眾交流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