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花木兰的尴尬

来自/联合早报

“我也是纳了闷,中国这么大,干嘛非要去新疆拍?”和新加坡的同事聊到最近上映的《花木兰》,同事很是疑惑。

迪士尼斥资2亿美元(2.72亿新元)拍摄的真人版《花木兰》因为疫情经过一波三折,本月终于与全球观众见面了。可随之而来的不是迪士尼期待的票房丰收,而是源源不断的争议。

影片9月初在Disney+首映后,眼尖的观众发现片尾的鸣谢字幕中出现吐鲁番公安局等新疆政府机构,这在高度关注新疆人权问题的西方观众看来,可是犯了大忌。

据说《花木兰》主要拍摄地在新西兰,而新疆只是迪士尼在中国的20个取景地之一,长达近两小时的电影,最终以新疆为背景的画面,大约只有一分钟。迪士尼大概没料到,就这样与敏感的新疆人权问题沾上关系,还因中美冲突全面加剧,遭遇到上纲上线。

美国国会两党议员上周致信迪士尼,要求该公司解释制作《花木兰》电影时与新疆安全和政治宣传当局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交媒体也掀起一场“抵制花木兰”(#BoycottMulan)的运动。在新疆争议之前,《花木兰》也因为主角刘亦菲去年8月在社交媒体支持香港警察,遭遇香港民主派支持者公开抵制。

在西方不讨好,那么在中国市场呢?作为讲述迪士尼唯一“中国公主”故事的影片,《花木兰》上映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屡屡上热搜,关注度和话题性都不逊色,可影片上周正式上映后,口碑实在惨不忍睹。

从中国舆论对《花木兰》的评论看,这部电影的“槽点”实在很多。北魏的花木兰穿越时空,住进了宋朝之后才有的福建土楼;祠堂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胭脂比墙灰还厚的雷人“木兰妆”,都再现西方审美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花木兰在电影里变成天生的女汉子,还自带一种难以解释的“气”,超能力的人设让人摸不着头脑,也不符合中国观众心中出生平凡但勇敢善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形象。

花木兰只是出现在《木兰辞》诗歌中的人物,并没有明确历史记载,电影创作做一些创意和改编本无大碍。但《木兰辞》毕竟在中国广为传颂,电影对花木兰故事的基本线索是否忠实,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理解是否停留在肤浅的表征,融入的中国元素是否只是为了给电影添上猎奇的色彩,都是中国观众衡量这部影片好不好的标准。影评网站豆瓣上,中国观众打出的4.8分评分(满分10分),说明迪士尼的这部《花木兰》在观众心中是不及格的。

原本希望东西方通吃,结果却两边不讨好。《花木兰》陷入的局面反映了很多西方企业面对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想要竭力讨好巨大的中国市场,一方面也越来越难在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中独善其身。

虽然《花木兰》在迎合中国市场上有点用力过猛、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理解不够到位,但毋庸置疑,真人版《花木兰》对中国市场还是有诚意的。导演妮基·卡罗(Niki Caro)在接受中国官媒访问时曾称,这部电影是“给中国的情书”;刘亦菲、巩俐、甄子丹、李连杰等清一色华裔演员组成的卡司阵容,也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

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避免争议,保证能在中国上映,迪士尼在开机前还特别请中国相关部门看过剧本,听取中国电影主管部门给出的意见,几乎坐实美国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早前对迪士尼关于“向北京叩头”的指控。影片还根据观看试映的中国观众反馈,删去了花木兰和心上人激吻的镜头,以符合中国观众口味。

不过,除了要小心翼翼防止在中国踩雷,迪士尼等西方企业如今也在各自的国家面对更大压力。有在华欧洲企业高管就透露,他的公司因为在新疆有业务而遭到舆论质疑,被要求提交严格的合规报告。由于北京在香港、新疆方面的政策,与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确实有所抵触,当地政府也不得不在舆论的压力下做出回应。

《花木兰》陷入争议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和西方对立的紧张气氛中,中间地带看起来只会越来越小,再也没有所谓的政治归政治、商业归商业、艺术归艺术。像迪士尼这样的西方企业,原本一心只想赚钱,现在看来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稍不谨慎不仅赚不到钱,而且两边都可能踩到雷。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