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大山水畫宗師 劉玉社 作品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子夜吳歌》,「搗衣聲」說明婦女們正在為戍邊親人做趕製衣服的準備(古時裁衣前必先將布帛搗平搗軟)。月光下的長安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征夫之妻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的深情。

詩作背景

這是一首樂府詩,是詩人所作《子夜四時歌》中的第三首,沿用樂府舊題創作的新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子夜四時歌四首》分別以四時情景寫了四件事。第一首寫春景,秦羅敷採桑的故事;第二首寫夏景,西施若耶採蓮的故事;第三首寫秋景,戍婦(戍卒的妻子)為征人織布搗衣之事;第四首寫冬景,戍婦為征夫縫製棉衣之事。四首詩連起來則是一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圖。組詩構思巧妙,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郡成紀(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托克馬克城),他即於此出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離蜀,長期在各地漫遊。天寶初供奉翰林。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困苦,卒于當塗。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詩詞原文

 《子夜四時歌四首》

 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黃慶源 墨君堂黃慶源現代美術館館長作品。\;

逐句釋義

長安城籠罩著一片皎潔的月光,幹家萬戶傳來陣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的搗衣之聲。

秋風吹不盡的是,婦人們對玉門關外駐守邊關夫婿的綿綿思念之情。

她們不知道何日才能平定侵擾邊境的敵人,丈夫從此不再遠征。

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不息,也寄託著對邊關思念的深情。

開篇四句情景交融,渾成自然,被王夫之譽為「天壤間生成好句」(《唐詩評選》)。前三句分寫秋月、秋聲和秋風,從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都在為第四句的「情」作鋪墊:月光是引發相思之情的媒介;搗衣聲說明婦女們正在為戍邊親人作趕製征衣的準備(古時裁衣前必先將布帛搗平搗軟),其本身就包含著深厚的關切、思念之情;而秋風則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緒。

對飽經離別之苦的人來說,這三者有一於此,便難以忍受了,何況牠們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況在月白風清的夜晚,整個長安城都響徹那令人心碎的「萬戶」搗衣之聲!這種時刻,有誰能不為這淒涼而又熱烈的氣氛所感染呢?「總是玉關情」,一語作結,力抵千鈞。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寫盼望戰事的早日結束,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這既是戍婦(戍卒的妻子)的心聲,也是作者的願望。有此一筆,不僅使全詩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關情」愈發濃厚。

詩文注釋、賞析:海晗,民主人士、學者,著有《古詩詞經典名句賞析》《漢字概說》《成語概說》等著作和文章。

欄目策劃、採編:王輝丹,臺灣新生報記者、大陸新聞召集人、港澳台美協理事、臺灣國際身心靈研究發展學會理事;《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臺灣主編。

轉載台灣新生報2021606第十二版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